笔迹分析时画线的理论依据是“徐庆元笔迹线条主动触觉个性心理理论”(简称徐庆元笔迹触觉理论)。
触觉,是人最开始的感觉,也是最后消失的感觉。触觉的开始,就是生命的开始;触觉的消失,就是生命的消失。触觉是生命最根本的感觉,它可以代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但其他感觉却不能代替触觉。
触觉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每个人的触觉都是不一样的,都是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具有非重复性。尽管大家都公认触觉是最重要的感觉,而且也对触觉进行了尽可能的研究,但研究的深度、广度却远不及对其他感觉的研究。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研究触觉的方法与路径,这令研究者们欲进不能、欲罢不舍。徐庆元笔迹触觉理论恰恰解开了这个难题。触觉的研究方法,通过笔迹被找到了。
对触觉的研究,有生理方面的,有心理方面的。生理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者们确信一个公理,那就是触觉是可以反映人的心理的,但研究成果都存在于广义的、粗糙的、共性的、非全面的反映层面上,缺乏个性化的、全面的反映。因为当研究者一触及触觉心理时,便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只能是宏观地分辨了。
笔迹是书写者个性化的痕迹,是笔迹触觉的驻留,它为我们研究触觉提供了一条可操作性的坦途。循着笔迹去剖析书写人的心理,不再泛化和宏观化,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早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已经发现了潜意识的问题,但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去研究潜意识、揭示潜意识。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释义,找到了一条研究人类潜意识的有效途径然而对梦的释义最大的制约在于梦境是由当事人回忆提供的,而回忆往往并不一定是准确的.完全的,甚至掺有个人清醒时的一些意识成分,所以通过梦研究潜意识在源头上就限制了研究者。
笔迹承载了人类的触觉信息,抓住笔迹触觉,就等于是抓住了人类潜意识的根本,找到了破译人类潜意识的金钥匙。
通过笔迹去研究人类的潜意识,是徐庆元先生的一个重大发现。笔迹触觉潜意识比梦潜意识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这在徐先生的《笔迹与心迹》一书中已有阐述。在我的《笔迹与心迹的感悟》一书中对笔迹与梦的比较中也可见一斑。只是因为对笔迹触觉潜意识的研究开展的还比较晚、比较少,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深入的重视,所以笔迹触觉潜意识的影响远没有梦潜意识对人们的影响大。我想随着笔迹触觉潜意识研究的深入与广泛开展,它一定会超越弗洛伊德梦潜意识的研究的,成为人类潜意识研究的新方法、新方向、新途径,这是人类潜意识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对人类笔迹潜意识的研究将替代对梦潜意识的研究成为人类潜
意识研究的升级换代,这一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触觉,就其广义的、根本的而言,它不仅是人类和动物才有的,而且是一切植物、非生物也都有的。可以说,宇宙就是触觉。宇宙的诞生,就是触觉的诞生;触觉的诞生,也就是宇宙的诞生。宇宙的运动,也就是触觉运动。
扫一扫 添加微信沟通
微信号:13338600012
电话:13338600012
QQ:2528049390
地址:签名笔迹商务服务中心